欢迎访问服务器信息网

万钢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二十年发展史: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阶段

频道:电子科技 日期: 浏览:123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左茂轩 报道 “今年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跨国协同成为各界、各产业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9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

万钢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二十年发展史: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阶段

他表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快速提升,特别是在以欧盟、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新能源汽车迎来全面市场化突破拐点。

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已接近245万辆,同比增长168.1%。欧盟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销量达102.9万辆,同比增长157.1%;美国同比增长115.86%;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2倍,销量达到120.6万辆,与2020年上半年销售相比增长200%。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接近730万辆。我们市场渗透率到今年6月底达到9.36%,7、8月份超过10%。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辆。

双轮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之路万钢回顾了中国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之路。

早在2001年,国务院启动了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明确了能源安全、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的目标,形成了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组成了由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础。

经过了十年,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大规模实验的考验,从2009年到2010年,启动了以公共用车为主,即公交车、出租车为主的“十城千辆” 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

2012年,中央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第一个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两个目标,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

“在当时,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个时候市场渗透率只有0.1%左右。”万钢说。

不过,到2020年规划结束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550万辆,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2021年,我国又颁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二个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2035年成为市场主流的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提出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研究设施。

万钢表示,回头去看,经过近十年的研发,新能源汽车自2010年开始进入产业化过程,新车销售的市场渗透率“从0至1%”,主要应用于公交和出租车市场,处于以政策为主体的市场化启动阶段; “从1%增长至5%”,进入以产业为主体的市场培育阶段,政策推动私家车市场逐步开发;“从5%增长至10%”,进入以多元化用户为主体的市场化快速发展阶段,财政补贴将逐步退出,渗透率的提高,表明当产业作为主体时,用户的需求将是牵引这个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双轮驱动,更多的是要依靠市场驱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发展,充电桩换电站的发展,解决商务车的氢能和燃油电池的发展,仍然要发挥作用。”万钢说。

他表示,在用户为主体的阶段,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一个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当实施第二个产业规划的时候,特别强调要提升创新能力,构筑产业生态。

跨界协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万钢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不断加深,跨界协同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车能融合”为电力驱动注入新动能。“车路协同”为智能网联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车网互联”助力构建共享出行新生态.

“跨界协同将带动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革。驱动系统、电机电池以及控制架构将引起电力电子架构的升级,高速的IGP到第三代半导体的变化,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万钢说。

在控制电子架构的变化方面,传统汽车从90年代的机电一体化以来,形成了由一大批ECU所构成的分布式的结构,越是在底层越不是高端的芯片,但是作为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它的断供对汽车生产的影响是致命性的。

他指出,新的跨界协同和智能驾驶、电力驱动的形式下,需要把整个控制电力架构从分布式的架构向集中式的架构转变,实现基于汽车高速网络技术和5G网络的整车云计算平台。

在加快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万钢提到,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是当前的大格局。

万钢认为,汽车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阶段的碳排放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随着电力的清洁化、新能源汽车的高效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碳排放将大幅度降低。在制造阶段材料周期的碳排放占比将提升,为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无论是动力电池、电机还是零部件的碳排放也值得关注,面向碳中和的低碳发展是贯穿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的。要通过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的低碳化、材料供应的低碳化、生产过程的低碳化、交通出行的低碳化,推动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万钢指出,碳中和目标下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能源供给、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交通出行等领域碳中和技术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二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关键材料回收利用,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完善与发展。三是探索整车、重点零部件产品低碳认证标准国际互认,推动汽车产品碳排放信息的互联互通。四是建立全球汽车产业在低碳管理政策等领域的合作对话机制,形成以公平为原则、协同为核心的国际汽车贸易低碳管理机制。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新能源汽车专属险正式上线

新能源汽车走推广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

新能源汽车如何保养?

个人在北京如果购买新能源汽车,需要哪些流程?

新能源汽车要涨价了??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