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汽车是什么车?是新能源汽车吗?
SMART是戴姆勒旗下的子品牌·并非新能源汽车品牌“吉利奔驰斯玛特”要不要?
近期有两个“杂牌”在被热炒,第一个是长城宝马合资的MINI,该品牌开始出BEV的电动汽车了;第二个就是所谓的“奔驰斯玛特”,这个品牌的定位和MINI相当,都属于欧系车里的低端品牌,易主后基本算是杂牌了。
关于MINI汽车无需赘述,大部分读者都知道这个品牌的过往;简而言之就是英系车品牌主要服务于英国皇室和贵族阶层,打造的车辆基本都贵的离谱,普通人基本都是没有选择这些车的可能性的。而英国的没落又是必然,二战后的整个欧洲大陆的经济都进入了下行阶段,所以英国车企陆续破产并被其他国家的车企收购。
在此之前的英国为了挽救其汽车工业也进行了尝试,那就是打造低端车MINI,但尴尬的是这个品牌随着英系车的整体没落而同步没落了,最终沦落到59年几乎破产的德国巴戈利亚汽车厂收过,这个品牌后来起个了中文名叫作“宝马”,车辆的真实水平目前来看只能用一塌糊涂评价,比如采埃孚变速器的漏油通病,其涡轮增压发动机旁通阀卡滞的通病,以及严重烧机油等诸多问题,巴戈利亚汽车厂出品的“猪鼻孔车”没有什么臭脚好捧喽。
有趣的是MINI的量产车的水平只能相当于该品牌的入门级车,比如1系。
【SMART】的定位和MINI极其相似但更低一些,因为这个品牌只生产微型车,初期只有两门两座的小嘎嘣豆子,标准就是“老年代步车”的水平;至于几乎所有SMART车的后挡风玻璃都会贴上一串字符,这串字符是梅赛德斯奔驰和车标,原因在于奔驰这个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挺高,虽然品质和宝马相当,但名字起的好也能够显得“高级”。而SMART不能用奔驰的车标,所以就贴个贴纸YY一下了。
为什么SMART的车不能用奔驰的车标呢?原因是它本来就不是奔驰车。
戴姆勒集团旗下有梅赛德斯奔驰和SMART两个品牌,梅奔原来只是叫做BENZ,加上梅赛德斯是因为戴姆勒奔驰在“混不下去”的时候被奥匈帝国(现在没有了)的外交官下了大订单,并且要成为该品牌车辆的经销商,条件是使用他女儿的名字,也就是梅赛德斯;所以梅奔的名字没有什么寓意可言,梅赛德斯这个人对于汽车行业也没有做出过什么贡献。
但即便如此SMART也和梅奔没有关系,它是戴姆勒和斯沃琪合资打造的一个汽车品牌;斯沃琪是个手表品牌,属于价格比较低廉的时装表,千把块就能买的到了。那么以斯沃琪为主体打造的汽车品牌当然也高端不了,最终该品牌的车辆定位拉到了各类车型的最低标准,参考下图。
SMART的超微型车用两个字总结,该怎么总结?
能开就这俩字吧。
如果实际去体验过SMART的量产车的话,能给它最高的评价只会是“能开”,严肃一些的评价就是「工业垃圾」。首先该品牌的车辆用后置后驱系统,小小的车身用了三缸发动机,抖动就在座椅下、噪音非常明显;变速器用AMT机械电控自动变速器,特点是换挡顿挫感非常突出,如果没有开过装备AMT变速器的乘用车,老司机直接上手是会晕车的,这种变速器在乘用车型阵营里曾经是标雪和宝骏用过吧,有像样的品牌吗?
后期的SMART汽车升级了变速器,用的是“干式双离合”,AMT最起码还有个质量稳定的特点,干式双离合器的耐用性就极差了;这种变速器只适合在畅通道路或高速公路上使用,在拥堵道路上使用很容易高温,然而驾驶SMART的微型车上高速或其他快速路……宁愿坐公交车,最起码安全。
这就是SMART汽车的真实水平,用工业垃圾评价是客气的;而且它也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德系车,发动机用过三菱和雷诺、车辆曾经在法国工厂生产。
综上所述,SMART这种品质的车是注定不会热销的,所以自合资成立以来的每一年都在巨亏,最后被吉利收购了部分股份成为新的合资品牌;在中国车企阵营里有些车企致力于打造优秀的中国汽车品牌,也有些车企比较青睐这些“洋垃圾”,利用其品牌余热炒作一种“洋牌至上”的恶心人的概念。
不过以后的SMART的驾驶品质倒是不会那么差了,因为要全面转向电动化,用电驱驱动的驾驶品质要好太多;但是已经有五菱宏光MINI这样的合资微型代步车,三四万块也能代步,SAMRT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想要标准高一些的电动小微型车还有科莱威、黑白猫、海豚等小车,如果SMART的电动车价格看齐这些车倒是还有些竞争力,只是可能性不会很大,毕竟收过来就是为了“炒洋牌、炒高价”,只是吉利也许没有认识到现在的中国汽车消费者对于这些品牌到底是什么态度,草率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