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器信息网

张宁:荒滩抢筑“生命方舟”,“香港和我们是一家人”

频道:养狗注意事项 日期: 浏览:1217

张宁 受访者 供图

“我爸爸在援建香港,是抗疫英雄。”在学校,张宁9岁的儿子很是自豪。

“咱英雄肯定算不上,但能参与到这项工作确实感到非常骄傲。”两年前,张宁参与并成功交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工程,如今,抗疫战场转到一河之隔的香港。作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中建五局三公司项目经理,两个月内,35岁的他带领800余名建设者顺利完成援建任务。

5月1日,还留守在应急医院的张宁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感慨万千,过去的两个月时间,他也一直在关注着香港的疫情变化:“香港和我们是一家人,和兄弟一样,兄弟有难,我们肯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两个月前,在香港疫情高发、抗疫形势异常严峻复杂的时刻,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中央决定在深港交界的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中建五局三公司接到任务后,也迅速成立援建香港应急医院项目队伍,从长沙出发,不远千里奔赴香港一线。在过去两个月里,在落马洲泥泞的荒滩上,他们在时而湿冷、时而暴晒的回南天里,不舍昼夜,在风里雨里抢筑“生命方舟”。

张宁还记得3月8日第一次跨过临时栈桥进入落马洲时的场景。这里是一大片滩涂、湿地,荒滩被河道支流环绕,杳无人烟,俨然是一座孤岛。在没水、没电、四处都是泥巴的工地上,不少工人还发现了野猪出没的身影。

登陆落马洲之前,张宁和团队其实已经做了很多推演,猜测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但真正上来后才发现“现实的困难比我们想象的也远远大了很多很多”。

“头一两天,落差感还是很强的。”张宁说,晚上在工地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河对面深圳市繁华夜景、灯火通明,而这边工作就只能暂时住在行军帐篷里。月升日落,现场24小时不间断施工,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建设进度。

休息、饮食、如厕,生活上的困难都在逐一被克服解决,而很快他们迎来了一场持续将近一周的暴雨,让这场“荒野求生”增加了更多的变数。暴雨让工地现场泥泞不堪,但作业还需继续。

那几天,香港疫情感染数持续在高位,而工地中也出现多例感冒发烧的情况,令张宁忧心忡忡。“上岛前,我给兄弟们做过承诺,一定要将他们平安带上来、平安送回去。”

在工地上,听说工友感冒了,张宁都会第一时间把药送到工友手里;帐篷要搬迁了,他和兄弟们肩膀顶着帐篷的钢管和支架;听说帐篷被水淹了,他迅速赶到帐篷区清理积水。

张宁说,持续一周后终于雨过天晴,自己队伍中也没有发现感染病例,心中的阴霾也逐渐消散。

白天,张宁对讲机从未离开过手,凌晨2点仍然在和局、公司指挥部、科工协调重要事项,他基本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现场的人,哪怕是深夜回到宿舍,仍然看到他在各种微信工作群协调解决事项。

河套项目建设高峰期同步施工的人员多达1.6万人,交叉作业频繁,而机电安装有效施工时间很短。中建五局三公司运用“中建奇配”的绿色“黑科技”,通过支架“预制+现场装配”的创新模式开展装配化施工,解决了传统施工中效率低、高处作业多、安全隐患多、焊接作业多、施工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安装速度较传统施工方式提升至少3倍。

在张宁看来,建设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整个过程如同搭积木,核心原理是将模块化箱式房屋的配件,在场地中组合成规模化的厢体建筑。张宁说,在机电施工方面,所有管线与集装箱体预留孔洞准确对接,各环节共享信息、精准卡点,都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

在攻坚C4住宿区中,张宁所在的中建五局三公司项目团队成员历经九天九夜的鏖战,率先完成机电18标施工任务,创造了“平均一天一栋多楼”河套速度,也创下了宿舍配套区的新纪录。

2个多月后,这块被河道支流环绕的滩涂、原本杳无人烟的“孤岛”,已经建成一座现代化医院。张宁感慨:“我们真的把‘不可能’干成了‘一定行’。”

目前,张宁正在做项目总结,“等疫情过去了,肯定会带孩子来看看这个医院,也去香港其他标志性的地方走一走。”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国际)加纳防长:西非过去三年有1.6万多人在恐袭中丧生

又有人在台上被打了!“他带着枪”

连续两年净利下滑,桂发祥业绩说明会遭股民27问,都说了啥

国务院调查组:希望湖南省配合事故调查的同时,深刻反思痛定思痛

北约若北扩 后果多严重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