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器信息网

纠结的宝马,带来纠结的i4

频道:宠物知识 日期: 浏览:1277

ta-role="original-title">

“越是纠结,越是被动”,适用于所有人

“宝马的油车才是金腰带级别的守擂者,电车现阶段还只是挑战者。”

几天前,宝马i4低调上市,定价却引发了巨大争议。

i4(参数|图片) eDrive 40和i4 M50分别为44.99万元和53.99万元。意向消费者普遍反馈40车型定价太高,M50车型的价格却是真香。

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他们普遍拿蔚来ET7、特斯拉Model 3P作为参照物。

很大程度上,对于买电动车,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已有了微妙变化。

买燃油车,宝马一直是那个被拿来反复比对的标杆。到了电动车赛道,宝马却从守擂者变成了挑战者。

就像本文开头的那句话一样,姑且不论这样的看法对不对,但如果持同样意见,提出类似疑问的人越来越多,这显然不是宝马乐于见到的。

2022年被公认为高端电动轿车爆发的原点。蔚来、智己、高合即将交卷。而比起这些弄潮的新造车,人们也期待着传统豪华车企的回应。

尤其是在看过奔驰的卷子以后,除了抢夺豪华定义权,也有不少人打心眼里希望以驾驶为魂的宝马,好好教教新势力如何造一辆“车”,即便是电动的。

在品牌,消费价值观各自碰撞,甚至激烈交锋的语境下,i4原本被认为是一款能给这种局面暂时划上逗号的标志性产品。

但现实是,别管是忌惮新势力,还是要保留品牌骄傲,亦或是其它什么原因,i4显得很纠结,背后的宝马同样很纠结。

对于i4的定价,宝马的逻辑是“以我为主”,但又做了一定妥协。

i4可以认为是电动版4系,因为两款车型出自一个平台。

不仅如此,与4系 Gran Coupe相似度达99%的外观造型,也可以理解为,宝马打造i4,选择了一个成本最低的方案。

当然,内饰两款车不一样。i4延续了iX(参数|图片)的大连屏,宝马为了凸显这款车的电动化身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科技感。

除此之外,i4在代表性能的数字尾标做了一定文章。40起步,直接压了引入国内的430一头。M50好像是宝马电动序列的M Preformance。

如果再考虑到40动力达340马力≈M440,M50动力高达544马力堪比M4。那么只比430低2万元的40,比M4少大三十万元的M50是不是一下子性价比爆棚了呢?

然而,对于40的定价,包括意向用户在内的很多人都口诛笔伐。

消费者要掏出真金白银,自然会给i4找一些对手,譬如蔚来ET7。

ET7 44.8万元起售,653马力,几乎是i4 40的两倍,甚至比M50动力还强。更不要说,ET7车长超过5.1米,比i4还大了一个级别。

抛开动力,ET7的算力也比i4强出一个量级。

无论是高通骁龙8155,还是英伟达 Orin,在智能汽车上,给人带来的心理暗示堪比苹果A系列处理器。

当然,也许有人要说,i4可是来自宝马。蓝天白云的产品实力从来不能单纯的以参数来量化。

就好比英特尔和AMD的CPU对决。即便AMD参数更强,但英特尔 CPU对一些软件的适配性更好,使用起来也就更流畅。

然而,即便宝马坐拥百年深厚调校功力,新势力非短时间内可追赶。

但眼下这批80、90消费者都是玩着电脑、智能手机长大的,天生就是数据党、参数控。更何况特斯拉、蔚来的车机可玩性、智能感还更强。

在这个电动车蛮荒生长的时代,马力、算力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一款车的产品力。

不得不承认,这种由新势力带起来的认知已渐渐成为主流,随之击碎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定价体系。

这么分析下来,i4价格可能确实高了,因为许多人一开始都猜测是38万元。反之M50的定价却满是叫好声,又可认为是宝马对市场的妥协。

比M4的参数更亮眼,意味着M50本来可以卖个七八十万的。那么,这款车为什么宝马只卖53.99万元呢?

去年宝马iX3(参数|图片)官降7万元,就有着很强的无奈感。可官降后,iX3终端普遍仍优惠4-6万元,这才维持住一个月过千辆的销售成绩。

这让宝马势必反思了许久。

既要价格卖得高,还想卖得好,对于现在的宝马电动车,看似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不如退一步,给首款挂着“M”标的电动轿车一个良心价,赚个好彩头。

对于宝马,这不是何乐而不为,而是两害取其轻。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在电动车市场,包括宝马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正在被迫让出定价权。

i4上市后,我特意到论坛上看了看。除了定价,另一个突出问题是销售服务。

许多人反映,现在到4S店下订,会被收取2000-4000元不等的提车费用,而且销售会极力推荐按揭购买,甚至不按揭的话,还得加价提车。

此前,购买宝马4系(参数|图片)需要加价5万元。这是因为一来芯片短缺,二来4系是进口车,配额有限。

i4的情况与4系类似,成为了很多宝马经销商的下一个“印钞机”。

说实话,消费者对这种做法不厌其烦,而往往挂在他们嘴边的正面案例,恰恰又是新势力。

众所周知,特斯拉、蔚来都是直营销售模式。

直营模式的好处是统一、透明定价,一方面节省了消费者讨价还价的嘴皮子,打消了他们对销售方的戒心。另一方面则是弱化成交过程,让消费者更聚焦产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就好比现在买手机都到京东,甚至拼多多一样,买电动车就认准直营品牌店,已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尤其是30-50万元的高端电动车,买家普遍更看重服务质量,且对套路的容忍度较低。

这股由新势力带起来的直营风,真正击中了消费痛点,所以,许多传统车企不得不跟进。

对于宝马,庞大成熟的经销商网络固然是优势。但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也可能因为无法平衡利益,而尾大不掉。

再者,直营之外,蔚来这样的品牌还有更多新玩法。

譬如让许多车主欲罢不能的换电,还有可有效降低新车售价的Baas租赁电池方案,以及可兑换不少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线上积分系统。

新势力围绕车,打造出的生态正在向日常生活的方面面延伸。而一位宝马i4车主,除了保养的时候能享受4S店提供的一份还不错的午餐之外,其它时间可能跟品牌再也没有什么交集。

这是隐藏在产品背后,宝马需要面对的更深层课题。

关于正在进行的智能电动化新一轮竞赛,大体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新势力已领先,BBA早晚跌落神坛;另一种是别看新势力现在跳得欢,等BBA一发力,分分钟碾压它们。

说实话,两种观点都略极端。

且不说目前燃油车仍是主流,即便电动车完全取代了燃油车,BBA和新势力也不是有你没我的死敌关系。

但前面提到过电动车定价和服务两个方面,目前新势力正逐步占据主导权。那么,宝马还有机会么?

答案肯定是有。宝马也很可能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它很纠结。

纠结的地方就是赚钱和转型之间很难平衡。

比起激进的大众,坚决的奔驰和奥迪,对于电动化转型,宝马更像是走一步看一走。

既有i3(参数|图片)、i8叫好不叫座的历史原因,也有宝马燃油车简直太赚钱的现实因素。

去年,宝马全球销售252万辆新车,力压奔驰成为豪华车新霸主。而且这代产品口碑极佳,未来数年都有超强竞争力。

未来“钱景”美妙,相信任何人处在宝马CEO齐普策的位置,都会说出跟他一样的话:“放弃内燃机为时过早。”

所以,以本就小众的4系为模子,造一款i4,谁知道是不是宝马的反向操作,反而让4系卖的更好,加价加得更欢。

然而,作为豪华车巨头,宝马不可能放任新势力完全把持电动豪华市场的话语权。

仅凭i4和iX3这样的产品显然不够。iX足够好,只是SUV不足以完全传递宝马的品牌精神。

宝马需要一款足够惊艳的电动轿车,而不是尾部还保留了排气管轮廓,像是赶作业的i4。

另一方面,在奥迪、凯迪拉克,甚至大众、本田都开始尝试直营销售的时代,宝马是不是也该考虑跟进了。

最不济,也应该把电动系列销售独立出来。

最后,宝马的品牌魅力仍然很强大,中国的Bimmer也很多。为了这些粉丝,像i4 M50这样的良心定价产品,请多来几打,配额也给中国市场多分一些。

宝马想重新在电动市场拿回优势,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突破自我,善待消费者,别再纠结。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正式生效,宝马持华晨宝马股比增至75%

宝马新出的一款轿跑车型,它是宝马2系

我重新对全新宝马i5和宝马i7进行了全新的渲染

宝马i4,吹响“预备哨”

越南"盗版"宝马出炉,用宝马三大件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