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股份新能源汽车(海鹰新能源汽车公司)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金鹰股份新能源汽车,以及海鹰新能源汽车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的股票
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的股票有:科恒股份(300340)、彬彬股份(600884)、当升科技(300073)、中信国安(000839)、金鹰股份(600232)、格林美(002340)、拓邦股份(002139)、富临精工(300432)、厦门钨业(600549)。
一、科恒股份(300340),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主要为钴酸锂和532三元材料2016年募投“年产25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1000吨钴酸锂和1500吨三元)”。公司2016年收购浩能科技100%股份浩能科技是国内知名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商核心产品为高精度涂布复合设备合作客户包括CATL、TDK、三星、力神、亿纬锂能、银隆等。
二、彬彬股份(600884),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在锂电池的电芯四大关键材料中公司覆盖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三部分,除隔膜外均有涉及并且规模领先。公司正极产品包括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系等系列产品出货规模世界第一另外公司三元前驱体项目预计2016年年底投产届时公司正极产品体系将更加完备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
三、格林美(002340),公司以资源回收业务起家,现打造了“电池回收一原料再造一材料再造一电池包再造一新能源汽车服务”的产业链建设。公司以荆门为中心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元前驱体原料基地目前NCA和NCM前驱体原料的产能分别达到05万吨和15万吨四氧化三钴产能达到1万吨获得韩国三星、日本清美、杉杉新材料的认可。此外公司拥有2万吨的正极材料产能(包括钴酸锂和三元材料)。
四、富临精工(300432),公司于2016年12月收购湖南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升华科技的主营产品是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两大电池正极材料2015年公司磷酸铁锂产销量位居全国前三。公司年生产能力为磷酸铁锂材料6000吨、镍钴锰三元材料近2000吨。
五、厦门钨业(600549),2016年12月公司合资成立夏钨新能源材料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生产2万吨的车用锂离子三元材料生产线,主要生产销售高镍三元材料。
六、中信国安(000839),所属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占比90%)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公司加快了对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锰酸锂,镍酸锂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步伐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七、当升科技(300073),公司专注正极材料的开发。现有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超过10000吨产品涵盖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等。是国际上少数几家能量产NCM622三元正极材料的公司之一现有产能2000吨以上在建产能4000吨。2016定增计划建设18000吨高镍正极材料,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龙头地位。
八、拓邦股份(002139),公司一直以来选取纳米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材料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锂电技术实力其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130wh/kg。公司锂电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锂电芯、电源管理系统(BMS)、电池组和蓝牙电池等主要面向电动大巴车、特种专用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系统。公司参股德方纳米介入电极材料领域。
九、金鹰股份(600232),公司主营麻、绢等成套纺机装备。2015年定增募资15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和动力总成项目拟跨界转型。2016年公司与湖南瑞翔新材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年产1万吨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合资公司。湖南瑞翔是国际前三的锂离子电池正级材料制造企业是三星SDI的全球重要供应商。
工业4.0概念股有哪些
不少上市公司纷纷拥抱“工业革命4.0”。仅就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传感器等相关行业来看,就有沈阳机床、华中数控、东土科技、光韵达、金运激光、汉威电子、新大陆等被纳入“工业革命4.0”的概念股范围。其中,科远股份表示,公司目前的产业规划与工业4.0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吻合;金鹰股份则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能生产注塑机上的单车轴双截单臂注塑专用机械手。
特斯拉“神助攻”比亚迪涨停 磷酸铁锂电池卷土重来
日前传出消息,特斯拉与宁德时代就电池供应进行商讨,计划使用无钴电池技术投入生产线。
所谓无钴电池,被普遍认为大概率是磷酸铁锂电池。受此影响,2月19日起磷酸铁锂板块大爆发,德方纳米、金鹰股份、圣阳股份、钱江摩托等十几只股直接涨停,德方纳米更是连续两日涨停。
日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NO.1——比亚迪(002594),今日股价涨停,两日累计上涨达13.5%;比亚迪在港股(01211)涨幅更甚,今日股价上涨11.43%。
自2017年起被三元锂电池抢去主角光环的磷酸铁锂电池,在特斯拉无钴电池的神助攻下,要卷土重来了?
被三元锂抢走主角光环
在讨论磷酸铁锂电池是否会东山再起之前,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磷酸铁锂为什么会被三元锂所替代。
相比时下大热的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点非常明显,包括三点:
1,晶体稳固,安全性能好,不易发生自燃自爆(去年发生的多起事故已经吓怕大家),高温或是高热环境下的稳定性都比三元锂电池更强;
2,循环使用寿命达到2000次以上,寿命长达7-8年;
3,充电效率高,1.5C的磷酸铁锂电池,通常40分钟就能充满;
,成本低,当前行业平均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为0.65元/Wh,比三元锂电池0.85元/Wh便宜四分之一左右。
就凭借这四大优势,磷酸铁锂还是被三元锂踢下主角的舞台,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能量密度拼不过后者。
2015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为120Wh/kg,成组后能量密度为80Wh/kg,与能量密度180Wh/kg、成组后110Wh/kg的三元锂电池不在一个量级,续航里程也远无法跟三元锂相媲美。
这一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动力电池系统的发展目标设定为"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400Wh/kg以上",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以及续航里程作为主要指标,让追求高额补贴的新能源车企纷纷放弃磷酸铁锂路线,转投三元锂怀抱。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7年,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还与三元锂基本平分秋色,到2018年,磷酸铁锂已经跌至不足四成份额,而三元锂则高达57%。
电池密度更高、续航更长的三元锂电池从此坐上了主角宝座。
磷酸铁锂反攻机会来了
被补贴政策推到C位的三元锂电池,因为2019年7月补贴腰斩,而且未来补贴将完全取消,光环逐渐黯淡。
磷酸铁锂反攻的机会来了。
从乘联会的数据可以看到,早在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量就有抬头迹象。尤其是6月、7月,磷酸铁锂需求量分别同比上涨71%和161%,大大超过2016-1018年。
反观三元锂电池,从7月开始,也就是新能源汽车补贴腰斩之后,需求量开始走低,整个下半年的表现都偏弱。
安全性能好、成本低这两点优势,让新能源车企重新将目光放到了磷酸铁锂身上。特斯拉与宁德时代合作使用无钴电池,核心原因就是售价较高的特斯拉想进一步压缩成本,切入低端市场。
磷酸铁锂卷土重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比亚迪即将量产的最新磷酸铁锂"刀片电池",通过电芯进行扁平化设计,能量密度相比传统铁锂电池可提升50%,整车电池寿命还可达到8年120万公里以上。
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还表示,比亚迪计划在未来两年将其单体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60Wh/kg,这与三元锂电池的水平相差无几。
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新能源推广目录,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纯电动车型,最高NEDC工况续航高达达605公里,与目前续航最高的三元锂电池电动车(650公里)非常接近。
不止如此,比亚迪电池单位生产成本也将下降30%。
能量密度短板修正,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磷酸铁锂电池又有了大施拳脚的机会。
动力电池行业C位到底是谁?
那么,磷酸铁锂电池会重新占据动力电池行业的C位吗?
不会。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路线逐渐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除了被视为正统的纯电动车,还有插混、混动、增程式、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这些都是纯电动车的过渡产品。
动力电池也一样,除了磷酸铁锂与三元锂之间的较量,还有锂离子、锰酸锂、氢燃料,以及固态电池。
虽然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热斗正酣,但在汽车行业,越来越多人认为,燃料电池或固态电池才是终极能源目标。
目前已经在量产车上得到搭载使用的氢燃料电池,优势是续航比锂电池更高,充满电只需要3分钟;缺点是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高,加氢站等基础网络设施难普及。
固态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以及重量轻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目前的技术还不够稳定,成本更是非常高昂。
可以看出,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虽然呼声极高,却有着同样的短板:成本太高。也即是说,短时间内,这两种技术路线都不会大量普及。
几种优劣势各异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其实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成本最低、能量密度也最低的磷酸铁锂主要占据低端市场;成本和能量密度居中的三元锂主攻中端市场;成本最高、续航表现也最优异的氢燃料和固态电池,则主要搭载在高端车型身上。
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将看到的是几种动力电池百花齐放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金鹰股份新能源汽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海鹰新能源汽车公司、金鹰股份新能源汽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